『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第2431章 求情
福宁殿。
“官家,以上便是近日京中舆情的全部内容。”
汇报完毕,张茂则仍然保持着躬身的姿势,静静地等候着官家的嘱咐。
“继续监察即可。”
“是。”
言罢,张茂则缓缓退出了内殿。
虽然他现在做的是舆情监视的工作,但他对于这项工作的真实意图,却不是很明白。
文人士子,不是历来如此吗?
针砭时政?
在他看来,更像是纸上谈兵。
官家完全没必要在意这些东西,反正也只是文人的牢骚而已。
殿内。
待到张茂则走后,李杰继续看着皇城司送来的情报,相比于口头汇报,文书里的内容更加详尽。
舆论场,是一个看不到硝烟的战场。
舆论的力量有多可怕,后世的人应该很清楚,掌控舆论的人,完全有能力颠倒黑白。
未来如此,现在亦是如此。
忠臣,能吏,可以被刻画成佞臣、奸臣。
王安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史书中可是把他给黑惨了,直到近代,方才有人为其正名。
李杰当然知道舆论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京中汹涌的舆情,他却没有理会的意思。
闹吧!
继续闹!
让子弹先飞一会,他恰好可以借助这次机会,好好辨认一下某些人的真实面孔。
首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这波舆论浪潮的发起者,就是如今的次相王曾。
至于,目的嘛。
不外乎是借助士林的力量,‘矫正’自己的某些做法。
也许,王曾是出于公心,也许是出于私心。
谁知道呢?
但不管王曾是出于什么目的,李杰都不打算继续将其留在中书了。
老是和自己对着干,还留着他干嘛?
为自己添堵吗?
只是,想要免去王曾的职位,恐怕不能像之前那般简单粗暴。
毕竟,王曾是北方党的现任党魁。
想了片刻,李杰打算将此事交给雷允恭去办。
鸡蛋里挑骨头的事,他自己懒得去做。
“官家,太后娘娘马上便要到了。”
就在这时,门口的内侍入殿进行通报。
“来人,更衣。”
听到这话,李杰挥手招来几位宫人为自己更衣。
其实,对于一些繁文缛节,他本人是很不喜欢的,便如着装问题。
即便他和刘娥是‘母子’,但见面时仍然不能穿着太过随意,必须穿上适应场合的衣物。
而古代的衣物,穿起来又特别繁琐。
约莫一刻钟后,李杰重新换了一套常服。
这边,他的衣服刚刚换好,太后正好抵达了福宁殿。
“见过大娘娘。”
“坐吧。”
落座后,刘娥环视一圈,然后挥了挥手,示意一旁的内侍退出去。
“大娘娘?”
少顷,内侍退去后,李杰面带疑惑道。
“您这是?”
“唉。”
刘娥轻叹一声,面露难色道。
“其实,今天我是为了你小娘娘的事来的。”
“小娘娘?”
“没错。”
刘娥今天其实是过来给杨太妃当说客的,前几日,杨太妃主动找到她,先是当面坦言了杨景宗犯下的错误。
然后便是向她求情。
杨太妃固然宠溺自己的弟弟,但她并不是那种没分寸的人。
知进退,她正是明白这一点,才能和刘娥亲如姐妹,才能获得‘太妃’的封号。
榷茶一事,官家和太后都很关注,自家弟弟却将手伸向了这件事。
如果东窗事发,太后和官家多半不会网开一面。
毕竟,刘府的例子就摆在那。
杨景宗看不明白,杨太妃还能看不明白?
至于,杨太妃为什么主动认错?
原因也很简单。
这件事,肯定是兜不住的。
现在的江淮发运使是谁?
王钦若!、
寿州茶场,恰好是在王钦若的辖区内,等到事情闹大了,那群茶商若是向王钦若告上一状,此事便压不住了。
王钦若可不怕杨景宗,而且她本人和王钦若也没什么关系。
所以,与其被动的等待事发,不如主动挑破此事,勇于承认错误。
借着这个机会,向太后请求,也许此事还有几分转机。
“大抵便是如此了。”
“虽然此事事关榷茶,但念在杨景宗初犯,且没有铸下大错。”
“不若允了你小娘娘?”
“大娘娘的意思呢?”
李杰没有直接拒绝,反而将问题重新丢了回去。
“六哥,你小娘娘甚少求人,不若此事便这么算了?”
到底是多年的姐妹,刘娥大有息事宁人的意思,当然,她也知道杨景宗做得不对。
于是,末了又加上了一句。
“不过,杨景宗却是不能继续留在京师之地了,”
对于杨景宗,刘娥心中是没什么好感的,此人完全是个无赖,之前杨景宗便因为打架斗殴,失手将人打得重伤,差点被充军发配。
最后,还是因为六哥登基,大赦天下,杨景宗才摆脱了牢狱之灾。
现在倒好,一年还没过去,他又成了那个飞扬跋扈的纨绔。
如果杨景宗不是杨太妃的弟弟,这等求情的事,刘娥压根连理都不会理。
“那便依大娘娘的意思好了。”
似杨景宗这等人,根本不值得李杰费心,他可不会和历史上的仁宗那样。
历史上,杨景宗可谓是混的风生水起。
谁让仁宗是个特别念旧情的人呢?
另外,此人也是胆大包天之辈,他甚至敢参与立后一事。
仁宗的第一任皇后郭皇后是刘娥属意的正宫,刘娥驾崩之后,仁宗急于摆脱刘娥的阴影,于是便动了废后的念头。
后来,郭皇后被废,正宫之位空缺,彼时,杨太妃宫中的养女陈氏‘恰好’被仁宗瞧上了。
而且仁宗还打算立其为后,杨太妃亦有此之意。
陈氏女是何人?
她是茶商陈子城的女儿。
陈子城能将女儿送入宫中,并且送到杨太妃的身边,借的便是杨景宗的关系。
不过,那都是原有的历史轨迹,如今,杨景宗怕是没机会继续嚣张下去了。
以后,陈氏女估计也不会入宫。
……
……
……
应天府。
听着街道两旁热闹的叫卖声,范仲淹拉开车帘,朝着外面看了几眼。
望着眼前繁华的景象,他的眼中不禁露出几分追忆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