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阿大,姐姐应该去上学。”
“上学?”
眼见养子突然说这话,陈金水愕然道:“上那玩意干啥,读书有啥用?”
对于这事,陈金水完全没当回事。
小孩子家家的,懂个什么。
“阿大,不上学,怎么识字?”
“识字有什么用?”
陈金水摇头道:“咱们村里那么多人不识字,不还是照样活得好好地,而且学校那么远,巧姑年纪太小,一个人走不了那么远的路。”
其实,陈金水也不是不想送孩子上学。
主要路太远。
距离陈家村最近的小学都有五六里地,一来一回,那就是十二里地,小孩子哪走得了那么远的路。
“可以让阿姆送姐姐上学,我在家带江海。”
眼见李杰一而再,再而三的提上学,陈金水的神色变得认真了几分。
鸡毛是他见过最懂事的孩子。
虽然只有五岁多,但就跟个小大人似的,平时带江海,确实没出过什么错。
而且,巧姑也确实到了上学的年纪。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跟李杰说这事,在他眼里,跟孩子说这些事干啥?
……
九月。
巧姑高高兴兴地背上了一个小书包,虽然这个书包不怎么漂亮,但她还是宝贝的不行。
开学之前,陈金水特地去镇上买的,顺带还买了几支铅笔,两个练习本。
收到礼物之后,巧姑开心地一整晚都没睡觉,拉着李杰,炫了一晚上的书包。
最后,还是她先熬不住,先睡了过去。
“弟,你在家好好照顾江海,等我晚上回来,到时候把课本给你看。”
上学之前,巧姑笑嘻嘻的朝李杰摆了摆手。
然后,她便跟着王婶一起走出了家门,前往李家村小学上学。
附近几个村子的孩子,都在李家村小学上学。
此时,外面虽然闹得轰轰烈烈,但对于李家村这边的影响不大。
乡下也有乡下的好处。
……
一年后。
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巧姑,新学期刚刚开始,就被迫停学了。
学校停课了。
停课之后,巧姑也不见伤心。
小孩子嘛,生性贪玩。
即使巧姑不排斥上课,也是非常喜欢放假的,放假多开心啊,不用早起了。
也不用每天来回走十里地。
不过,虽然学校放了假,但巧姑也没法撒丫子天天玩,鸡毛天天叫她一块看书。
那书翻来覆去读了那么多遍,她都快会背了。
吐槽归吐槽,巧姑还是每天‘教’弟弟认字,认拼音。
她觉得弟弟好笨。
教了那么多遍,还不会。
而且,奇怪的问题特别多,以前上学的时候,她还能帮着问问老师,现在嘛。
她抓马了。
那些问题,她真的不会。
不得已,她只能把那些问题记在本子上,等重新开课,再拿着本子去问老师。
结果,等啊等,等了足足一年时间,李家村小学才重新开课。
李家村小学还换了个名字,改成了‘向阳小学’。
九岁的巧姑,只能重新去读一年级。
不过。
巧姑并不在意留级什么的,跟她同级的学生都留级了,另外,还有一件事让她高兴。
鸡毛,不对,应该是江河也到了入学的年纪。
两人每天跟着村子里的其他学生,一块上下学,也不用王婶送了。
毕竟,巧姑是大姑娘了。
九岁带着一个七岁的孩子上学,完全没问题,何况,还有其他大人跟着。
如果不是路程太远,根本不用大人送。
二三十个孩子排成一列,怎么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就是路途稍微有点远,李杰这小胳膊小腿,走起来,有点辛苦。
但忍一忍,还是能忍过去的。
他重新走入校园,不是为了学东西,而是为了走出一条渠道。
不读书,咋对外走?
所以。
必须读书。
还得考个好成绩。
立一个神童人设,搞点奖学金,高低也能补贴一下家用。
至于寻找骆玉珠的事,他肯定不会忘。
慢慢来。
这时候的骆玉珠还是一个小不点,找到也没用,他也是一个小不点,找到更没用。
入学第一天,向阳小学学前班的胡玫就注意到了班里的一个学生。
陈江河。
这个孩子有点不一样。
拼音、十以内的加减乘除都会,常用字也认识了百八十个,写出来的字,也有模有样的。
虽然没什么风骨吧,但小孩子握力不够,怎么可能写出风骨来?
中午。
胡玫把李杰叫到身边问了一下,之前,她以为是家里人教的,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自学的。
不对。
也不是完全自学。
而是跟着他姐姐陈玉玲(巧姑)学的。
陈玉玲那孩子,胡玫稍微有点印象,个子高高的,上一任老师说过,这孩子一堆稀奇古怪的问题。
那些问题,乍一听好像是胡闹,但仔细一想,还真不是。
就这样,巧姑在向阳小学的老师圈里出了名。
说是老师圈,其实向阳小学一共只有十个老师,包括校长、副校长在内,一共只有十个人。
向阳小学一共有五个年级,外加一个学前班,一共有两百多个学生,平均一个年级40多人。
一个年级一个班。
换而言之,他们一个老师要教好几门课,包括校长在内,都得带几门课。
当然。
搁在当下,那都不算事。
像胡玫,她不仅要带学前班的所有课程,还得教一年级语文、数学两门课。
所以。
她只是多问了两句,然后就把这事给忘了。
那么多学生,她哪能全都记住,这件事顶多在她记忆里加深了一点印象。
对此。
李杰也没什么意外。
这里又不是什么爽文世界,哪有第一天见面就震惊不已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都跟巧姑一起上下学,上课的时候,偶尔会溜到一年级去听课。
长此以往,那些老师也知道了学校里有这么个学生。
一个学前班的学生,天天跑去一年级听课。
挺新鲜的。
这孩子的接受能力挺强。
除此之外,那就再也没有别的感慨了。(本章完)